首先我感謝學校領導給予我這次學習的機會,,讓我利用一天的時間參加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訓。對我來說,,這不僅是業(yè)務理論的學習,,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,更是一次心靈的蕩滌,。本次培訓由陳淑萍教授就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的專業(yè)成長”和“大學生情緒壓力管理與輔導技能”兩個專題做了精彩的闡述,。
首先,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,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,是未來個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?!缎睦斫】到逃笇ЬV要》明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: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,,充分開發(fā)他們的潛能,培養(yǎng)學生樂觀,、向上的心理品質,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(fā)展,。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: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,,增強調控自我、承受挫折,、適應環(huán)境的能力,;培養(yǎng)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;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,,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,,調節(jié)自我,提高心理健康水平,,增強自我教育能力,。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,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,,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,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,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,,促進學生主動發(fā)展,,形成完善的人格;有利于提高德、智,、體,、美、勞教育的成果,;有利于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,、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。因此說,,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,。
其次,對于輔導員的專業(yè)成長,,陳教授從輔導員專業(yè)成長與幸福人生的角度做了精彩的講解,,并對輔導員開展工作所應具備的一些素質提出了要求,輔導員必須是:幸福的進取者,;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建立者,;并具備良好的情緒調節(jié)力與有言語溝通和人際交往技巧。輔導員首先必須是向上向善,、積極陽光的,,有健全的人格和扎實的專業(yè)基礎及敏銳的觀察力,具備這些素質才能帶領好一個班級,、建設充滿陽光的班風,。在實際工作中注重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;在對學生的輔導中,,著重觀察學生的愛與被愛的能力,,了解其所處的原生家庭,這樣可能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學生動態(tài)并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教育,。對于輔導員自身,,要做到追逐夢想,明確目標,,實現人生價值,。通過賽里格曼的電擊狗實驗,告訴我們不要在絕境面前輕言放棄,,通過一定的努力后注意觀察自己五年甚至是十年后的變化,;通過澳大利亞中國留學生的實例,讓我們知道,,每一件小事的完善都會引領我們走向成功,。目標對人生具有巨大的導向作用,西方有一句諺語說的很好:如果你不知自己要到哪里去,,你就哪里都去不了,,不同的目標會造就不同的人生,。
最后,對于情緒與壓力管理方面:1,、社會急劇轉型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沖擊,,要達到自我的和諧、家庭和諧,、事業(yè)的和諧直至社會和諧,,我們要做自己的心理醫(yī)生應對這些急劇的變化,樹立科學的健康觀,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提出了健康的概念: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,而且包括軀體健康,、心理健康、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及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相一致,。2,、通過宣泄、轉移及改變認知等方式對學生開展思想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,,及時排解學生心中困惑,,避免惡性事件的發(fā)生;當學生做出行為改進之后,,堅持幾天要堅持不下來或是準備要放棄的時候,,告誡學生每個人的情緒都是一個周期性的,一個周期是28天,,堅持下來就會收獲一個良好的習慣,。3、提升心理品質,,締造幸福人生,,掌握心理輔導技能,尋求解決方法,,提高工作科學化水平。
陳教授典型案例的剖析也讓我收獲良多,,這些見解和寶貴經驗使我明白作為一名教師,,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,也是重要的,,同時是任重而道遠的,。作為教師要努力使教育適合學生的個別特點,例如使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語言等,,拉近彼此間距離,,同時教師要懂得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,不同的生活背景,,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價值觀,,因此在教育中要靈活運用各種教育策略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,。(商貿技術系 王曉玲)